竹子四季常青的特点象征着它自身顽强的生命力,还代表着青春永驻。竹子的空心代表虚怀若谷的品格;其枝弯而不折,象征着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;生而有节、竹节必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诠释。竹在中国的历代文化中,是有骨气、有气节、坚贞不渝的象征,同样也象征着生命的弹性和精神的真理。
初学国画竹子技法。以下介绍几种点法。
1.小混点,2.大混点,3.横笔点,4.破笔点,5.梅花点,6.立笔点,7.人字点,8.个字点,9.介字点。无论是哪种点法,都应根据苔的形状不同而进行不同的笔法点之。苔又有正、侧之分,用笔就应有顿、揉、挫区别,用笔要有快有慢,但都应刚劲有力,从而达到墨气润厚,形状统一的效果,切画面浮乱一片。
初学国画竹子技法-名家介绍
在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,画竹的艺术具有相当独特的地位,例如郑燮:“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千磨万难还坚挺,任尔东南西北风”,就是在高度赞扬竹子不畏逆境、蒸蒸日上的秉性,高尚的精神风貌和特殊的审美价值,这不但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,也成为艺术家人皆推崇的楷模。
初学国画竹子技法,颜料怎么用?
传统的中国画颜料,它一般分成矿物颜料与植物颜料两大类,从使用历史上讲,应先有矿物、后有植物,就象用墨先有松烟、后有油烟。远古时的岩画上留下的鲜艳色泽,据化验后,发现是用了矿物颜料(如朱砂),矿物颜料的显著特点是不易褪色、色彩鲜艳,看过张大千晚年泼彩画的大多有此印象,大面积的石青、石绿、朱砂能让人精神为之一振!植物颜料主要是从树木花卉中提炼出来的。